被太阳晒了皮肤起疹子痒怎么办
被太阳晒后皮肤起疹子发痒可通过冷敷缓解、外用药物涂抹、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再次暴晒、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光敏性反应、皮肤屏障受损、紫外线过敏等原因引起。
1、冷敷缓解
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浸湿纱布,敷在患处5-10分钟,每日重复3-4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红肿灼热感。注意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皮疹面积较大,可将干净毛巾浸泡冷水后拧至半干敷于躯干部位。
2、外用药物涂抹
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渗出的红斑,每日涂抹2-3次;糖皮质激素药膏使用周期不宜超过1周。涂抹前需清洁患处,薄涂一层即可。若出现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应立即停用。
3、口服抗组胺药物
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缓解瘙痒,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儿童需选择儿童剂型,孕妇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服药期间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
4、避免再次暴晒
急性期需严格防晒,选择UPF50+防晒衣和宽檐帽,使用SPF30以上物理防晒霜。外出避开10-16点紫外线高峰时段。恢复后也应养成每日防晒习惯,敏感肌建议选用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防晒产品。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水疱、发热、头痛等症状,或皮疹持续3天未缓解,需到皮肤科就诊。可能需要进行斑贴试验、光试验等检查,严重者需短期口服泼尼松片。既往有光敏性疾病史者应定期复查。
日常应加强皮肤保湿,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无皂基清洁产品。饮食避免光敏性食物如灰菜、苋菜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外出时可携带舒缓喷雾随时镇静皮肤,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窄谱UVB脱敏治疗。建立防晒日志记录每日防护措施及皮肤反应,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