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急性乳腺炎的症状
产后急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硬结、发热寒战、乳汁排出不畅、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产后急性乳腺炎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
1、乳房红肿热痛
乳房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明显灼热感和压痛。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炎性介质释放,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升高。早期可通过冷敷缓解疼痛,若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脓肿形成。
2、硬结
乳房内出现边界不清的硬块,多因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汁淤积。硬结处按压疼痛明显,哺乳后可能暂时缓解。需通过正确哺乳姿势和手法按摩促进排乳,避免发展为化脓性炎症。
3、发热寒战
体温超过38.5℃并伴随畏寒发抖,提示细菌感染可能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控制感染。
4、乳汁排出不畅
患侧乳房乳汁分泌减少或排出困难,乳汁可能变稠或含絮状物。与乳腺导管受压或炎症水肿有关,可通过增加哺乳频率、热敷后轻柔按摩改善,必要时使用吸乳器辅助排空。
5、腋下淋巴结肿大
同侧腋窝淋巴结增生肿大伴触痛,是机体对抗感染的免疫反应。通常随炎症控制逐渐消退,若持续肿大需超声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哺乳期应避免压迫淋巴结区域。
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需保持充足休息,哺乳前后清洁乳头,穿戴宽松哺乳文胸避免压迫。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若症状持续24小时未缓解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和乳汁细菌培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呋辛酯片,脓肿形成时需穿刺引流。哺乳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避免自行中断哺乳或滥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