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和心肌梗死有什么区别
心肌炎和心肌梗死是两种不同的心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心肌炎症;心肌梗死则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随心悸、胸痛等心脏表现。疾病进展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但部分病例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
心肌梗死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典型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臂部,伴有冷汗、恶心等症状。心肌细胞在血流中断后快速坏死,需紧急再灌注治疗以挽救濒死心肌。
预防心肌炎需注意避免病毒感染,出现感冒症状后充分休息;防范心肌梗死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两类疾病均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肌炎患者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心肌梗死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遵循心脏康复计划。任何持续性胸痛或呼吸困难症状都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