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治疗甲亢对人体的危害
碘131治疗甲亢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性甲状腺炎等不良反应,但多数危害可控。该治疗通过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剂量。
碘131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最常见并发症,由于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细胞导致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放射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治疗后1-2周,表现为颈部疼痛、肿胀,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或泼尼松片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症状加重,与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有关,可通过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极少数患者可能因辐射暴露导致唾液腺损伤,引发口干症状,需加强口腔护理。治疗后的辐射防护需遵循医嘱,避免密切接触孕妇及儿童1-2周。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绝对禁止该治疗,可能引发胎儿畸形或影响婴儿甲状腺发育。青少年患者需谨慎评估,可能增加远期甲状腺癌风险。合并严重活动性眼病的甲亢患者,碘131可能加重眼球突出症状。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避免放射性物质排泄延迟。对碘过敏者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提前进行皮试。
接受碘131治疗后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每3-6个月复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日常饮食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防止干扰治疗效果。出现心悸、手抖等甲亢复发症状或持续乏力、水肿等甲减表现时需及时复诊。治疗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放射性物质排泄,单独使用餐具并加强卫生间清洁。备孕女性建议治疗后6-12个月再考虑妊娠,确保甲状腺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