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扭伤的脚踝骨头没事就是伤筋
判断脚踝扭伤是否仅伤及软组织而未累及骨骼,可通过局部肿胀程度、疼痛特点、关节活动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主要观察指标有肿胀范围局限、无骨擦感、负重行走疼痛可控、X线检查无骨折线等。
脚踝扭伤后若肿胀局限于韧带周围且按压痛点明确,通常提示软组织损伤。疼痛在休息时减轻、活动时加重但可忍受,关节虽活动受限但能完成基本屈伸动作,这些表现更倾向韧带损伤。X线或CT检查未见骨折线或骨裂征象是排除骨伤的直接证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下淤血,但淤血范围扩散缓慢且颜色逐渐变淡,与骨折导致的快速弥漫性淤青不同。踝关节稳定性测试中,若未出现异常松动或关节脱位感,也可辅助判断骨骼未受损。
少数情况下,隐匿性骨折或骨挫伤可能初期表现类似单纯韧带损伤。若伤后3-5天疼痛肿胀持续加重、出现异常骨性隆起或关节变形,需高度怀疑合并骨损伤。骨质疏松患者、高龄人群或严重暴力扭伤者,即使初期症状不典型也应完善MRI检查排除微小骨折。
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制动休息,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并间歇冰敷,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疼痛缓解后可尝试踝泵训练预防肌肉萎缩,逐步增加负重活动时建议穿戴护踝支具。日常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的鞋子,运动前做好踝关节热身,强化腓骨肌群力量能有效预防反复扭伤。若两周后仍存在明显肿胀或夜间静息痛,须及时复查排除潜在骨关节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