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嘴唇内长了个肉疙瘩
下嘴唇内长肉疙瘩可能是黏液腺囊肿或口腔黏膜病变的表现,通常与局部创伤、慢性刺激或腺体阻塞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挤压或刺激。
黏液腺囊肿是较常见的原因,多因嘴唇受咬伤、摩擦导致小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渗出形成囊性肿物。表现为半透明、柔软的无痛性突起,直径多在几毫米至一厘米,可能反复破裂后再生。日常需注意避免咬唇、舔舐等习惯,若持续增大需手术切除。口腔纤维瘤则属于良性增生,质地较硬且生长缓慢,可能与长期机械刺激相关,确诊后可通过激光或手术去除。部分病例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等黏膜病相关,表现为白色条纹伴糜烂,需结合病理检查确诊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或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极少数情况下需警惕恶性肿瘤如黏液表皮样癌,特点为快速生长、质地坚硬伴溃疡,可能伴随麻木或出血。此类情况需立即活检明确性质,确诊后需扩大切除并配合放疗。婴幼儿若出现先天性畸形如皮样囊肿或血管瘤,需根据类型选择观察或介入治疗。
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黏膜损伤,忌食过烫、辛辣食物。若肿物两周未消退、伴有疼痛出血或影响进食,须尽早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排除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