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天疱疮可通过中医辨证分为热毒炽盛证、脾虚湿蕴证、气阴两虚证、血瘀风燥证、肝肾阴虚证五种类型,治疗需结合证型选用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益气养阴、活血祛风、滋补肝肾等治法。
1、热毒炽盛证
表现为皮肤大片红斑水疱、糜烂渗出伴灼痛,舌红苔黄。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含黄连、黄芩、黄柏等。可配合外用青黛散或三黄洗剂湿敷。此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需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2、脾虚湿蕴证
常见水疱反复发作、疱液清稀、纳差便溏,舌淡胖有齿痕。治以健脾渗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含党参、茯苓、白术等。可辅以艾灸足三里。此类患者需限制生冷油腻食物。
3、气阴两虚证
症见疱壁松弛、创面久不愈合、口干乏力,舌红少津。需益气养阴,常用生脉散合增液汤,含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可配合石斛代茶饮。恢复期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4、血瘀风燥证
皮损暗红肥厚、脱屑瘙痒,舌紫暗。治宜活血祛风润燥,方选桃红四物汤加防风、白鲜皮等。外涂紫草油可缓解干燥。此类患者需保持皮肤湿润。
5、肝肾阴虚证
病程迁延、疱痕色素沉着、腰膝酸软,舌红少苔。当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女贞子等。可配合耳穴压豆调理。长期患病者需保证充足睡眠。
天疱疮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损;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忌食辛辣发物;保持情绪稳定,适度练习八段锦等舒缓运动;皮损处可用金银花煎汤外洗,但出现发热、脓性渗出等感染征象时须及时就医。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疗程,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