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支架后腹部积水怎么办
胆管支架术后出现腹部积水可通过腹腔穿刺引流、利尿剂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手术探查等方式干预。腹部积水可能与胆管梗阻未完全解除、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门静脉高压、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
胆管支架术后腹部积水的处理需根据病因针对性干预。腹腔穿刺引流适用于中大量积液,可缓解腹胀并送检明确性质。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对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限盐饮食能改善低蛋白血症所致积液。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适用于合并腹腔感染时。支架移位或再梗阻需通过ERCP或开腹手术重新建立引流。
腹部积水的形成机制多样。支架置入后胆汁引流不畅会导致胆管内压升高,引发胆源性腹水。长期黄疸引起的肝合成功能下降可造成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逆行性胆管感染可能诱发细菌性腹膜炎,表现为发热和腹膜刺激征。合并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超过12mmHg会加重腹水生成。术中淋巴管损伤可使乳糜液渗入腹腔,腹水呈乳白色。
胆管支架术后患者应每日测量腹围和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性状,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引流液浑浊需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支架移位,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腹部超声。睡眠时建议半卧位以减轻膈肌压迫,下肢水肿者可穿戴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长期服用利尿剂者需定期检测血钾、血钠水平,防止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