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高血压是什么
肾上腺高血压是指由肾上腺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与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方的内分泌器官,负责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血压。当肾上腺发生病变时,可能导致醛固酮、儿茶酚胺或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引发血压持续升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由肾上腺腺瘤或增生导致,表现为低血钾和顽固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阵发性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剧烈波动伴头痛、出汗。库欣综合征因皮质醇过量分泌,导致向心性肥胖合并高血压。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癌也可能通过类似机制影响血压。
肾上腺高血压的诊断需结合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筛查有助于识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4小时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检测对嗜铬细胞瘤诊断价值较高。肾上腺CT或MRI可明确肿瘤位置和性质。部分病例需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动态功能评估。
确诊肾上腺高血压后应针对病因制定治疗方案。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选用螺内酯片或依普利酮片进行拮抗治疗,必要时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嗜铬细胞瘤需术前使用酚苄明片控制血压,再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库欣综合征需根据病因选择经蝶窦垂体手术、肾上腺切除术或使用美替拉酮胶囊抑制皮质醇合成。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和电解质,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高血压危象。术后患者应长期随访激素水平,防止复发或肾上腺功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