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所引起的骨折治疗后还会再次骨折吗
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治疗后仍可能再次骨折,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预防可显著降低风险。骨质疏松会持续削弱骨骼强度,若未有效干预,骨折概率可能增加。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骼修复能力下降,且骨密度可能进一步降低。若仅治疗骨折而未针对骨质疏松进行干预,如未使用抗骨松药物、钙剂或维生素D补充不足,骨骼脆弱状态将持续存在。日常活动中轻微外力可能导致椎体、髋部或腕部等部位再次骨折。
部分患者因跌倒风险未消除而复发骨折。高龄、平衡功能差、居家环境存在障碍物等因素会增加跌倒概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疾病或药物时,骨量流失加速,二次骨折风险更高。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减少此类情况,如坚持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保持足量钙摄入、进行负重运动等。
建议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后定期监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松药物,每日补充钙尔奇D片和维生素D3软胶囊。日常避免提重物、久坐等行为,选择太极、散步等低冲击运动强化骨骼。居家移除地毯、电线等绊倒隐患,浴室安装防滑垫,外出使用助行器。饮食中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出现不明骨痛或身高缩短时及时复查,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