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怎么治疗
急性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急性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产后感染、宫腔操作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急性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方式,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片等。头孢曲松钠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左氧氟沙星可覆盖支原体感染,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治疗需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促进炎症吸收。常用方法包括下腹部超短波治疗、红外线照射等。超短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每次治疗15-20分钟。红外线照射可缓解疼痛,每日1-2次。物理治疗需避开月经期,治疗期间出现皮肤过敏或不适需立即停止。体温超过38℃或存在输卵管积脓时禁用。
3、中药调理
中药可通过口服或灌肠辅助治疗。常用方剂有银翘解毒颗粒、妇科千金胶囊等。银翘解毒颗粒含金银花、连翘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妇科千金胶囊能活血化瘀,改善盆腔充血。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常用红藤汤保留灌肠。使用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脾胃虚寒者慎用清热类药物。
4、手术治疗
出现盆腔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等并发症时需手术干预。常用术式包括腹腔镜脓肿引流术、患侧附件切除术等。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手术需彻底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留置引流管。术后需继续抗生素治疗,预防粘连形成。存在严重心肺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手术风险较高。
5、生活护理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利于炎症局限。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勤换内裤。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盆浴和游泳。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腹痛情况,出现高热不退或剧烈腹痛需及时复诊。治愈后需定期妇科检查,预防复发。
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每日监测体温,记录腹痛程度和分泌物性状。饮食上可适量食用鱼肉、鸡蛋、西蓝花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治愈后3个月内需使用避孕套,减少重复感染风险。出现月经异常或慢性盆腔痛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