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怎么治比较好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疾病、解剖异常、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停止患部活动,使用支具固定腕部或手指。拇指腱鞘炎可采用对掌位固定,避免肌腱在鞘管内滑动摩擦。夜间睡眠时用夹板保持关节中立位,连续制动2-3周可缓解机械性刺激。
2、冷热敷交替
发作48小时内每日冰敷3-4次,每次15分钟减轻肿胀。后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不超过40℃为宜。可配合脉冲式电磁波治疗仪改善局部微循环。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消除无菌性炎症,或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疼痛可短期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洛分散片。妊娠期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4、封闭注射
对保守治疗无效的狭窄性腱鞘炎,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每月注射不超过1次,全年总量控制在3次内。糖尿病患者需监测注射后血糖变化。
5、手术松解
病程超过6个月或出现扳机指现象者,需行腱鞘切开减压术。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开放手术,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训练。关节镜辅助手术创伤更小,但技术要求较高。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重复抓握动作,使用工具时佩戴压力分散手套。烹饪时选择轻量化厨具,电脑工作者每30分钟做腕部伸展运动。游泳和太极拳有助于增强肌腱柔韧性,但急性期需暂停运动。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或关节弹响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