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的原因
骨折不愈合可能与固定不当、感染、血供不足、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骨折不愈合通常表现为局部持续性疼痛、异常活动、畸形愈合等症状。
1、固定不当
骨折后固定不牢固或固定时间不足可能导致骨折端微动,影响骨痂形成。常见于石膏松动、内固定物失效等情况。需重新评估固定方式,必要时手术调整。
2、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感染会破坏局部成骨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能抑制骨愈合。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等,需进行清创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3、血供不足
股骨颈、距骨等特殊部位骨折易损伤滋养血管,导致骨折端缺血坏死。X线可见骨折线清晰无骨痂,可通过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等手术改善血运。
4、营养不良
蛋白质、钙、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胶原合成和矿化过程。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25羟维生素D低于20ng/ml时需补充乳清蛋白粉和维生素D3软胶囊。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糖基化终产物沉积会损害成骨细胞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骨转换过快,均需控制原发病。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游离T3/T4指标。
骨折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500ml牛奶、50g瘦肉及适量绿叶蔬菜,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恢复期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力,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