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盆腔炎怎么办
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急性期需足疗程用药,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长期抑菌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避免耐药性产生。
2、物理治疗
超短波、微波等物理疗法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组织粘连、下腹坠胀,通常需要10-15次为一个疗程。热敷也可缓解疼痛,但急性期高热患者禁用。物理治疗需配合药物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3、中药调理
金刚藤胶囊、妇炎康片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调理。中药灌肠可直接作用于盆腔病灶,常用红藤汤保留灌肠。中医辨证施治对气血瘀滞型效果显著,但起效较慢,需坚持用药2-3个月经周期。
4、手术治疗
盆腔脓肿需行后穹窿穿刺引流或腹腔镜手术清除脓液。输卵管卵巢脓肿直径超过5厘米、抗感染无效时,可能需切除病灶。宫腔粘连分离术适用于继发不孕患者,术后需放置防粘连材料。手术前后均需加强抗感染治疗。
5、生活方式调整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避免久坐、骑车等压迫盆腔的行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性分泌物引流。
盆腔炎患者需特别注意经期卫生,使用合格卫生用品并勤更换。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急性期应暂停。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使用护垫造成局部潮湿。长期慢性盆腔炎患者每3-6个月需复查妇科超声,监测输卵管积水等并发症。出现发热、剧烈腹痛等急性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孕等严重后果。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阴道微生态,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