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尿毒症
尿毒症可通过血肌酐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需结合实验室指标与体征确诊。
血肌酐检测是判断肾功能的关键指标,尿毒症患者血肌酐值通常超过707微摩尔每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时提示进入尿毒症期,需通过公式计算或核素扫描确认。尿液检查可发现蛋白尿、管型尿等异常,尿比重固定于1.010左右表明肾浓缩功能丧失。B超或CT显示双肾萎缩、皮质变薄等结构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水肿等全身症状,严重者伴有意识障碍或心包炎。
早期慢性肾病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轻度乏力,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高血压难以控制、骨痛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因急性感染或脱水诱发尿毒症症状突然加重,需与急性肾损伤鉴别。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发展至尿毒症时通常有家族史,糖尿病肾病则伴随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某些药物肾毒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
怀疑尿毒症时应立即就医,避免高钾高磷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劳累。透析患者需定期检查动静脉瘘管通畅性,腹膜透析者注意导管出口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瘙痒继发感染,服用磷结合剂需与餐同服。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疾病焦虑,家属应学习紧急情况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