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小孩有没有黄疸
判断小孩有无黄疸主要通过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程度,结合大小便颜色变化及精神状态综合评估。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需通过胆红素检测确诊。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部和躯干,4-5天达高峰后逐渐消退。此时婴儿吃奶正常,大小便颜色无异常,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小于5mg/dl。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更早或延迟,黄疸程度较重,可蔓延至四肢和手足心,皮肤呈橘黄色或暗黄色。常伴有嗜睡、拒奶、尿液深黄或陶土色大便,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5mg/dl,或持续超过2周未消退。
特殊情况下需警惕胆红素脑病风险,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溶血性疾病时,即使黄疸程度不重也可能发生神经系统损害。若发现婴儿出现肌张力异常、尖叫、角弓反张等症状,提示可能已发生胆红素脑病,须立即就医。部分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表现为黄疸持续1-3个月但生长发育正常,需与胆道闭锁等疾病鉴别。
家长日常可通过自然光线下按压婴儿鼻尖或额头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记录黄疸范围是否扩大。注意对比尿液是否染黄尿布,大便是否逐渐变浅。保证充足喂养有助于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每日应达到8-12次。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自行退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者需加强监测。如发现黄疸进展快、伴随发热或精神差,应立即前往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必要时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或换血疗法。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直至完全消退,出院后继续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至少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