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护理和治疗方法有什么
小儿肺炎的护理和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物理降温、营养支持等。小儿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家长需帮助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拍背排痰、雾化吸入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的患儿,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痰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
2、合理用药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治疗细菌性肺炎,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病毒性肺炎。对于支原体肺炎,可选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切勿自行使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家长需保证患儿充足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喂温水、口服补液盐等。发热期间水分消耗增加,需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防止脱水。对于呕吐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酒精中毒。衣着应宽松透气,室温保持在24-26℃。若持续高热不退,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
5、营养支持
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等,帮助修复受损肺组织。对于食欲差的患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等营养制剂。
小儿肺炎恢复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开窗通风,但需避免直接吹风。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愈后1-2周内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日常可通过接种肺炎疫苗、勤洗手等措施预防肺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