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完孩子为什么会得痔疮
女性产后患痔疮可能与腹压增高、激素变化、分娩用力、饮食结构改变、久坐卧床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痛、便血、排便困难等症状。
1、腹压增高
妊娠期子宫增大会持续压迫盆腔静脉,导致直肠下端血液回流受阻。产后腹腔压力骤减可能引发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痔核。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张力,避免提重物。
2、激素变化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血管壁松弛,分娩后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可能加重静脉曲张。哺乳期持续的高孕激素状态可能延缓痔疮恢复。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3、分娩用力
第二产程屏气用力时,肛门括约肌持续收缩可能导致静脉丛破裂。急产或产程过长者更易出现肛垫下移。产后应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4、饮食结构改变
产后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易引发便秘,干硬粪便摩擦肛管黏膜可能诱发炎症。建议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
5、久坐卧床
产后恢复期活动减少会减弱胃肠蠕动,增加盆腔充血概率。顺产24小时后可逐步进行床边活动,剖宫产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
产后痔疮护理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排便后可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避免使用粗糙厕纸。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轻肛周压力。若出现血栓性外痔或持续出血,应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乳膏等药物,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日常可进行提肛运动,每分钟收缩肛门10-15次,每日3组,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