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手腕腱鞘炎怎么治疗
右手手腕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腱鞘炎通常由慢性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停止手腕活动,使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2-3周。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重复性腕部动作,必要时可配合悬吊带减轻患肢负重。长期打字或使用鼠标者应调整工作台高度,每工作1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
2、冷敷热敷
发病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次,3-4次/日,可减轻肿胀疼痛。急性期过后改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20分钟/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需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疼痛剧烈者可短期服用盐酸曲马多片,合并肌肉痉挛时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中药可选活血止痛胶囊、跌打万花油等。
4、局部封闭注射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腱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每年不超过3-4次。注射后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5、手术治疗
经半年规范保守治疗无效、出现肌腱嵌顿或明显狭窄者,需行腱鞘切开减压术。术后早期进行被动活动训练,2周后逐步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传统开放手术视野更清晰,具体术式需由医生评估决定。
日常应保持手腕中立位睡眠,避免侧卧压迫患肢。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力,练习腕关节屈伸、旋转等康复动作时需循序渐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若出现夜间痛醒、手指麻木或力量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查排除神经压迫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