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及活动受限。
1、解剖基础
腰椎间盘由中央的髓核和外周的纤维环构成,具有缓冲震荡和维持脊柱活动度的功能。当纤维环因退变或外伤出现裂隙时,髓核可向后方或侧后方突出。
2、发病机制
长期弯腰负重、久坐等机械应力累积是主要诱因,椎间盘含水量随年龄增长下降导致弹性减弱,突然扭转或负重时易发生纤维环破裂。肥胖、吸烟等因素可加速椎间盘退变。
3、典型症状
腰痛常为首发症状,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神经根受压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L4-5突出多表现为小腿外侧麻木,S1神经根受累时足底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马尾综合征。
4、诊断方法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具有筛查价值,MRI能清晰显示突出部位和神经受压程度,CT可观察骨性结构变化,肌电图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范围。
5、治疗原则
急性期需卧床制动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慢性期通过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脊柱稳定性。突出物较大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行椎间盘切除术或微创介入治疗。
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腰背肌力量,搬重物时应屈髋下蹲而非弯腰。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或二便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