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肠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沙门菌肠炎可能引发脱水、败血症、反应性关节炎、肠穿孔、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免疫力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脱水
沙门菌肠炎引起的频繁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重度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低血压。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婴幼儿和老年人更需警惕脱水风险。
2、败血症
沙门菌侵入血液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婴幼儿易发生败血症,需紧急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败血症可能进一步导致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3、反应性关节炎
沙门菌感染后1-3周可能出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属于免疫反应性关节炎症。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症状。保持关节休息并配合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
4、肠穿孔
严重肠道溃疡可能穿透肠壁引发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需立即进行剖腹探查和肠修补术,术后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控制感染。肠穿孔后易继发腹膜炎,危及生命。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损伤三联征。需进行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改善贫血。该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预防沙门菌肠炎并发症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禽蛋肉类,处理生食后彻底洗手。出现持续腹泻超过3天、血便、高热不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建议进食低渣饮食如米粥、面条,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出现腹泻时,建议早期进行大便培养和血常规检查以明确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