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乙肝抗病毒的人多吗
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人群数量较多,主要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异常者以及存在肝硬化或肝癌风险的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属于乙肝高流行区。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基数较大,其中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持续升高、肝脏组织学显示明显炎症或纤维化等情况。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临床常用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具有强效抑制病毒作用,且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服用。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则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医保政策完善,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戒酒,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要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导致病毒反弹或耐药。对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也应定期随访,评估是否需要开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