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的症状
骨折不愈合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异常活动、肿胀持续、功能障碍、畸形愈合等。骨折不愈合通常由感染、固定不当、血供不足、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假关节形成、皮肤窦道等症状。
1、局部疼痛
骨折不愈合时断端持续存在异常活动,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慢性疼痛。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活动时加重,可能向周围放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复查影像学明确愈合情况。
2、异常活动
骨折端未形成骨痂连接时,肢体在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触诊可感知断端摩擦感,伴随骨擦音。这种情况多见于固定失效或过早负重,需重新评估固定方式,必要时采用自体骨移植或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
3、肿胀持续
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肿胀应逐渐消退,若肿胀持续超过3个月可能提示愈合障碍。肿胀区域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伴随静脉淤滞表现。可能与局部血循环障碍有关,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软组织情况,配合脉冲电磁场刺激促进愈合。
4、功能障碍
患肢肌力下降、关节僵硬及活动范围受限是常见表现。上肢骨折可能影响抓握功能,下肢骨折导致跛行。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器械改善关节活动度,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润滑关节。
5、畸形愈合
骨折端在异常位置愈合导致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能继发骨关节炎或神经卡压,需通过截骨矫形术重建力线。术前需完善CT三维重建评估畸形程度,术后配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预防骨质疏松。
骨折不愈合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和钙质,可适量食用牛奶、鸡蛋、深海鱼类等食物。避免吸烟饮酒,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水中运动或低阻力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