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轻微的如何治疗
撕脱性骨折轻微时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撕脱性骨折通常由肌肉突然收缩牵拉、运动损伤、骨质疏松、外伤撞击、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处4-6周,避免关节活动加重骨折移位。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拄拐避免负重。固定期间定期调整松紧度,防止血液循环障碍。
2、冷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疼痛。72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口服碳酸钙D3片促进骨愈合,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消炎。避免自行服用活血类药物以防出血加重。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泵运动、握力球练习等。2周后增加抗阻训练,采用弹力带进行肌肉力量恢复。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
5、定期复查
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拍摄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固定松动、皮肤发紫、持续剧痛需立即复诊。儿童患者家长需每月测量患肢长度以防生长抑制。
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鸡蛋1个、瘦肉100克,搭配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食物。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6个月内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夜间睡眠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每日进行10分钟轻柔按摩预防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