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骨折的表现是什么
宝宝手骨折的表现主要有局部肿胀、疼痛拒碰、活动受限、异常弯曲或畸形、皮肤淤青等。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
1、局部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引发肿胀。肿胀通常在受伤后1-2小时内快速出现,触摸时有紧绷感,可能伴随皮肤发亮。家长需避免按压肿胀部位,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缓解。
2、疼痛拒碰
骨折端刺激神经末梢会产生持续锐痛,宝宝会哭闹抗拒触碰患肢。轻微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可能出现保护性肌肉痉挛。建议用硬纸板或书本临时固定患肢,避免二次损伤。
3、活动受限
骨折导致骨骼连续性中断,宝宝会出现主动活动能力下降。如腕部骨折时无法握拳,指骨骨折时不能屈伸手指。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是否突然停止使用某侧手臂。
4、异常弯曲
完全性骨折可能出现成角畸形或异常隆起,皮下可触及骨擦感。部分青枝骨折虽无显著变形,但患肢轴线改变。发现异常弯曲时须保持患肢原位不动,等待专业固定。
5、皮肤淤青
骨折后48小时可能出现皮下出血形成的淤斑,颜色从暗红逐渐变为青紫。淤青范围扩大提示持续出血,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淤血。
发现宝宝疑似手骨折时,家长应立即停止患肢活动,用硬质材料如杂志或木板进行临时固定,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避免喂食以防麻醉需要,记录受伤时间及具体过程供医生参考。就医后遵医嘱进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后可能采用石膏固定、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等治疗方式。恢复期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定期复查骨痂生长情况,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