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粉碎性骨折后遗症
桡骨粉碎性骨折后遗症主要有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神经损伤、畸形愈合和慢性疼痛等。桡骨粉碎性骨折是指桡骨断裂成多块且伴有明显移位的严重骨折类型,多由高能量创伤导致,需及时就医处理。
1、关节僵硬
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康复训练不足可能导致腕关节及前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与局部软组织粘连、关节囊挛缩有关,表现为屈伸旋转功能下降。早期可通过被动牵拉、超声波治疗改善,严重者需关节松解术。康复期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塞来昔布胶囊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症状。
2、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面复位不良或软骨损伤易引发继发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关节肿胀。该症状多与骨折累及桡腕关节面相关,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脉冲射频治疗。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
3、神经损伤
骨折碎片移位可能压迫桡神经浅支或骨间后神经,导致虎口区麻木、拇指背伸无力。神经损伤多发生于Colles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时。需通过肌电图评估损伤程度,轻度损伤可用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营养神经,严重压迫需手术探查减压。
4、畸形愈合
复位固定不当可能造成桡骨短缩、成角愈合,影响前臂旋转功能。畸形愈合常伴随下尺桡关节半脱位,表现为握力减弱和旋转疼痛。轻度畸形可通过矫形支具调整,显著畸形需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匹配度。
5、慢性疼痛
骨折区域软组织瘢痕增生或内固定物刺激可能引发持续性疼痛,寒冷天气症状加重。慢性疼痛多与局部微循环障碍、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可尝试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依托考昔片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顽固性疼痛需考虑内固定取出术。
桡骨粉碎性骨折后应系统康复12-24周,早期以消肿止痛为主,中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强化肌力与协调性。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促进骨痂形成。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功能障碍时需及时复诊。康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可配合低频脉冲磁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