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为什么做骨扫描
肺癌患者进行骨扫描主要是为了排查骨转移,骨扫描能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的肿瘤转移灶。
肺癌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脊柱、骨盆、肋骨和长骨。骨扫描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可显示骨骼代谢异常区域,比X线或CT更早发现微小转移灶。检查前需注射示踪剂,2-4小时后进行全身扫描,异常浓聚区可能提示转移。该检查对成骨性转移灵敏度较高,但对纯溶骨性转移可能漏诊,需结合CT或MRI确认。
部分非肿瘤性骨骼病变如骨折、关节炎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对于已确诊肺癌但无骨痛症状的患者,骨扫描能发现约30%的隐匿性转移。而出现骨痛、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时,阳性检出率会显著提升。临床分期为III期以上的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常规筛查。
肺癌患者确诊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骨扫描,尤其出现持续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神经压迫症状时需立即检查。日常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确诊后可考虑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破坏,疼痛明显时可采用放疗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均衡营养摄入以维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