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多发性结节是肝癌吗
肝硬化多发性结节不一定是肝癌,但存在癌变风险。肝硬化结节可分为再生性结节、异型增生结节和肝癌结节三类,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再生性结节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良性结节,由肝细胞代偿性增生形成,通常体积较小且分布均匀,增强CT或MRI检查表现为均匀强化,无恶性特征。这类结节癌变概率较低,但仍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异型增生结节属于癌前病变,病理学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或轻度异型性,影像学表现为动脉期强化伴门脉期快速廓清。约20-30%的异型增生结节可能在1-2年内进展为肝癌,需通过穿刺活检确诊后考虑射频消融等干预。
肝癌结节具有典型恶性征象,如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造影剂洗脱、包膜征等。甲胎蛋白水平超过400μg/L时需高度警惕,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多发性肝癌结节往往提示肿瘤已进入中晚期。
肝硬化患者发现多发性结节应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水平,每3个月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必要时行增强CT或MRI。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进食霉变食物,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1.2-1.5g/kg体重。出现腹胀加重、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由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