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烫伤后如何处理
儿童烫伤后可通过冲水降温、保护创面、评估伤情、避免感染、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液体、蒸汽、火焰等因素引起。
1、冲水降温
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水流不宜过急,水温保持在15-25摄氏度。冷水冲洗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注意不要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以免造成冻伤。
2、保护创面
冲洗后用清洁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覆盖创面,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材料。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这些物质可能刺激创面或引发感染。若衣物与皮肤粘连,切勿强行撕脱,应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
3、评估伤情
一度烫伤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二度烫伤会出现水疱、剧烈疼痛;三度烫伤可见皮肤发白或炭化、痛觉迟钝。面积评估可用患儿手掌面积作为参照,一个手掌面积约等于体表1%。二度以上烫伤或面积超过5%需立即就医。
4、避免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避免抓挠水疱,较大水疱需由医护人员处理。观察是否出现红肿加重、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
5、及时就医
面部、手足、会阴等特殊部位烫伤,或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时需紧急送医。深度烫伤可能需进行清创术、植皮手术等治疗。就医时准确告知烫伤时间、接触物温度及已采取的处理措施。
烫伤恢复期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以促进创面愈合。可选择鸡蛋羹、鱼肉泥、西蓝花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烹饪时让儿童远离灶台。建议家长学习基础急救知识,家中常备无菌敷料和烧伤膏等应急药品。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摩擦。若瘢痕增生明显,可咨询医生使用硅酮凝胶等祛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