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脚踝肿是怎么回事
老人脚踝肿可能由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抬高患肢、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长期站立或久坐可能导致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淤积引发脚踝肿胀。患者常伴有下肢沉重感,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可通过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静脉张力的药物,严重者需考虑静脉曲张手术。
2、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会导致下肢对称性水肿,多从脚踝开始向上蔓延。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等症状。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配合地高辛片等强心药物,同时需积极治疗冠心病等基础心脏病。
3、肾功能不全
肾脏排水排钠能力下降会引起水钠潴留,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伴脚踝肿胀。可能伴随尿量减少、泡沫尿等症状。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限制高钾食物。治疗需使用复方α-酮酸片保护肾功能,配合药用炭片吸附毒素,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监测血压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至关重要。
4、低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或慢性肝病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可能出现全身浮肿伴脚踝明显肿胀。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肝硬化患者需限制动物蛋白。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配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同时治疗原发肝脏疾病。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单侧脚踝红肿热痛。常见于高嘌呤饮食或饮酒后发作。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冰敷患处。可选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抗炎镇痛,配合苯溴马隆片促进尿酸排泄。长期需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老年患者出现脚踝肿胀应每日测量腿围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睡眠时用枕头垫高下肢,避免穿过紧的袜裤。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橙子等。适当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心力衰竭患者需控制活动量。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胸闷气促,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肺功能异常。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