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扫描能检查什么
肠胃扫描通常指胃肠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等消化道结构及病变。胃肠扫描可发现胃炎、胃溃疡、肠息肉、消化道肿瘤等疾病,也可评估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等病变范围。
1、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可发现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病变。检查过程中可进行活检或切除息肉,适用于长期腹痛、反酸、呕血等症状的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或穿孔,但概率较低。
2、钡餐造影
钡餐造影通过X线显影观察消化道形态,能诊断贲门失弛缓症、胃下垂、肠梗阻等结构异常。检查前需空腹并服用钡剂,适用于吞咽困难、呕吐或无法耐受内镜的患者。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
3、腹部CT扫描
腹部CT可显示胃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及周围器官受累情况,对胃癌、结肠癌等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增强CT还能评估消化道出血部位,适用于突发剧烈腹痛或便血患者。检查前需禁食并口服造影剂。
4、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通过吞咽微型摄像头拍摄小肠影像,用于诊断克罗恩病、小肠肿瘤等常规内镜难以到达的病变。检查期间需穿戴记录设备,胶囊通常24小时内随粪便排出。不适用于肠梗阻或吞咽困难患者。
5、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与超声波技术,能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各层结构,对早期胃癌、胰腺癌及胆管病变的诊断有优势。检查前需空腹,可同时进行细针活检。操作时间较长且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进行肠胃扫描前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检查方式,胃镜检查前8小时需禁食,肠镜检查前需服用清肠药物。检查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便血需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