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治疗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止痛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引流等方式快速治疗。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异物刺激、皮肤疾病或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外耳道炎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进水或使用棉签过度清理。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外耳道,清除分泌物和痂皮。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耳道。清洁后需用干净棉球擦干外耳道,保持局部干燥环境。
2、抗生素滴耳液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真菌感染需选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物滴入耳道后保持侧卧姿势数分钟,确保药物充分接触患处。用药期间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
3、止痛药物
急性外耳道炎伴随剧烈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口服止痛药。耳部胀痛明显者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中耳炎等并发症。
4、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可促进耳道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超短波治疗能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疼痛症状。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耳道分泌物变化。
5、手术引流
形成耳道脓肿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外耳道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在局麻下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术后定期换药并配合抗生素治疗。严重外耳道狭窄患者可能需行耳道成形术,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和剧烈运动。
外耳道炎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游泳爱好者发病期间应暂停游泳活动,愈后游泳时可佩戴专业防水耳塞。日常避免频繁掏耳,耳道瘙痒时可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听力下降,需及时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