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疗颈椎病
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功能锻炼等方式。颈椎病多由长期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颈肩疼痛、头晕手麻等症状。
1、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方剂,风寒痹阻型可用葛根汤加减,含葛根、麻黄等成分;气滞血瘀型可用身痛逐瘀汤,含当归、红花等;肝肾亏虚型可选独活寄生汤。中成药如颈复康颗粒、舒筋活血片等需遵医嘱服用,适用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2、针灸推拿
针刺风池、大椎、肩井等穴位配合电针刺激,可松解肌肉痉挛。推拿采用滚法、拿法等手法放松颈部肌群,调整小关节错位。急性期宜轻手法,慢性期可加深刺激,但椎动脉型颈椎病慎用旋转手法。
3、拔罐刮痧
在颈肩部膀胱经走罐能祛除风寒湿邪,缓解僵硬感。刮痧沿督脉和足太阳经操作,出痧后需避风保暖。这两种方法通过刺激皮部改善局部微循环,适合风寒型和劳损型颈椎病。
4、穴位贴敷
将活血化瘀类中药制成膏剂贴敷于阿是穴,如麝香壮骨膏含麝香、冰片等成分。也可用白芥子、延胡索等药物研末调敷,通过透皮吸收发挥止痛作用。皮肤过敏者应禁用。
5、功能锻炼
米字操通过缓慢书写米字轨迹活动颈椎,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可增强颈肌力量。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快速旋转或过度后仰,脊髓型颈椎病急性期禁止运动。
中医治疗期间需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颈部注意保暖防风寒。饮食可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忌生冷油腻。若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脊髓受压症状,应立即停止中医保守治疗并就医。日常可配合热盐袋外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治疗1-2个疗程需复查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