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恶心是怎么回事
发烧恶心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性肝炎、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胃肠型感冒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引发胃肠型感冒,表现为低热伴恶心呕吐。患者需卧床休息,适量饮用淡盐水,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蒙脱石散等药物缓解症状。
2、急性胃肠炎
进食不洁食物后沙门氏菌感染常见,发热多不超过38.5℃,伴随阵发性脐周绞痛。需禁食4-6小时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医生可能开具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Ⅲ等。
3、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可引起骤起高热伴喷射状呕吐。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用温水洗胃后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
4、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侵袭肝脏时会出现持续低热、厌油恶心。确诊需检测血清抗HAV-IgM,治疗期间绝对卧床,医生可能开具复方甘草酸苷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
5、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骤,高热可达40℃伴剧烈头痛呕吐。需紧急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住院期间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严格记录出入量。
出现发烧恶心症状时应保持安静休息,每2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呕吐物性状。选择米汤、藕粉等清淡流食,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注意补充电解质,可饮用含钾钠的运动饮料,逐步增加蒸蛋羹、软面条等半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