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要怎么检查
佝偻病主要通过血生化检查、X线检查、体格检查、维生素D水平检测、骨骼超声检查等方式诊断。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骨骼发育异常疾病,常见于婴幼儿。
1、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是诊断佝偻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水平,判断是否存在代谢异常。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是佝偻病的典型表现。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婴幼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采血。
2、X线检查
X线检查可直观显示骨骼改变,是确诊佝偻病的关键检查。典型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增宽、杯口状改变、骨质疏松等。手腕部X线检查对婴幼儿诊断价值较高,检查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3、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儿头型、胸廓、四肢等部位特征性改变进行初步判断。常见体征包括方颅、肋骨串珠、手镯征、O型腿等。体格检查无创且简便,是筛查佝偻病的第一步。
4、维生素D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可直接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水平低于30nmol/L提示维生素D缺乏,低于50nmol/L为不足。该检查能明确病因,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5、骨骼超声检查
骨骼超声适用于婴幼儿早期筛查,通过测量桡骨远端超声传导速度评估骨矿化程度。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作为X线检查的补充手段。
确诊佝偻病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保证每日充足日照。哺乳期母亲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定期复查血生化指标和骨骼发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强化奶制品等,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避免过早让婴幼儿站立行走,防止骨骼畸形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