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酮体怎么治疗
糖尿病酮体升高需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监测血糖等方式干预。糖尿病酮体升高可能与胰岛素不足、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尿、呼吸深快等症状。
1、补液
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有助于稀释血液中过高的酮体浓度。静脉补液速度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初期通常以每小时500-1000毫升速度输注。补液过程中需监测尿量及心肺功能,避免发生肺水肿。对于意识清醒者可配合口服补液盐散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2、胰岛素治疗
持续静脉滴注短效胰岛素如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脂肪分解。初始剂量按每小时0.1单位/千克体重计算,需每1-2小时监测血糖调整用量。当血糖降至13.9毫摩尔/升以下时,应同步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防止低血糖。禁止突然中断胰岛素输注。
3、纠正电解质紊乱
血钾异常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并发症。治疗初期血钾正常或偏低者需在尿量充足前提下,通过氯化钾注射液缓慢补钾。血钾过高者需使用胰岛素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同时需监测血钠、血磷水平,必要时补充磷酸钠注射液。
4、控制感染
约3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感染诱发。对于存在明确感染灶者,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感染者可联合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体温监测应持续至酮体转阴后72小时。
5、监测血糖
采用床旁血糖仪每小时监测指尖血糖,当血糖波动超过3毫摩尔/升需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步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评估酸中毒纠正情况。尿酮体检测应持续至连续两次阴性,血β-羟丁酸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可视为代谢控制达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院后需坚持糖尿病饮食管理,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克,避免高脂饮食。建议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5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者,需定期轮换注射部位。家中应配备血糖仪和尿酮体试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立即检测。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