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早期胃癌怎么检查出来

3495次浏览

早期胃癌可通过胃镜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发现。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通过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普通白光内镜可发现黏膜色泽改变或隆起凹陷病变,窄带成像内镜能更清晰显示黏膜微血管结构,放大内镜可观察病变表面细微结构。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检查时可能引起恶心等不适。

2、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水平及其比值可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胃蛋白酶原Ⅰ降低或Ⅰ/Ⅱ比值下降提示存在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前病变。该检测无需空腹,采血即可完成,适合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筛手段。但需注意结果可能受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影响。

3、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进行诊断。呼气试验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胶囊,检测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阳性结果提示需进行根除治疗,定期胃镜随访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变。

4、肿瘤标志物检查

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在部分胃癌患者中可能升高,但早期胃癌阳性率较低。该检查常作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标志物水平动态监测对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有一定价值。需注意某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

5、影像学检查

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胃黏膜细微变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能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CT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增强CT有助于发现黏膜下病变。超声内镜可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对早期胃癌分期有重要价值。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胃癌家族史者、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饮食规律,减少腌制、烟熏食品摄入,戒烟限酒,出现持续上腹不适、消瘦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早期胃癌后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等微创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

相关推荐

喝乳酸菌可以治便秘吗
喝乳酸菌饮品可能有助于缓解部分功能性便秘,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便秘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胃肠动力减弱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饮食调整和医生指导综合干预。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就一定是痛风吗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不一定是痛风,可能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损伤或感染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慢性盆腔炎有什么危害
慢性盆腔炎可能引发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粘连、反复感染等危害。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
高血压能吃大枣吗
高血压患者一般能吃大枣,但需控制摄入量。大枣富含钾、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有助于调节血压,但含糖量较高,过量可能影响血糖水平。
治疗白癜风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白癜风是一个可怕的皮肤疾病,但是,很多人表示白癜风治了好久也不见好,所以多数选择不治疗,其实这是不对的,必须积极进行治疗,那么,患者在治疗白癜风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