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是怎样引起的
儿童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氧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多通过飞沫传播。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前驱症状,随后发展为肺部湿啰音。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氨溴索口服液祛痰,必要时使用干扰素雾化。
2、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常导致高热稽留,听诊可闻及固定细湿啰音。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疗程通常7-10天。
3、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低热,胸片可见间质性改变。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是首选,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冷空气刺激。
4、吸入异物
婴幼儿误吸奶汁或小玩具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突发呛咳伴面色青紫是典型表现。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清除异物,并拍摄胸部CT定位,严重者需支气管镜取出。
5、免疫功能低下
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易发生真菌性或卡氏肺囊虫肺炎,病情进展迅速。除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外,建议家长做好保护性隔离,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预防儿童肺炎需保持室内通风,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患儿应少量多次饮水,进食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发热期间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拍背排痰护理,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血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