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的原因与危害有哪些
驼背可能由不良姿势、骨质疏松、脊柱畸形、肌肉无力、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引起,长期驼背可能导致脊柱变形、心肺功能受限、慢性疼痛等危害。
1、不良姿势
长期保持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是驼背的常见原因,多见于学生、办公室人群。这类驼背属于功能性改变,早期通过姿势矫正和锻炼可逆转。伴随症状包括肩颈酸痛、背部僵硬。建议避免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加强背部肌肉训练如游泳、扩胸运动。
2、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驼背多与骨质疏松相关。骨密度下降使椎体承重能力减弱,可能出现身高缩短、夜间背痛。需进行骨密度检测,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配合维生素D补充和防跌倒措施。
3、脊柱畸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或休门氏病等结构性病变可引发驼背。表现为双肩不等高、肋骨隆起,可能伴随呼吸受限。轻度可通过矫形支具治疗,重度需考虑脊柱矫形手术如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4、肌肉无力
背部肌群力量不足无法维持脊柱正常曲度,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或长期卧床者。典型表现为疲劳性驼背,平卧时症状减轻。康复训练应以核心肌群锻炼为主,配合物理治疗如神经肌肉电刺激。
5、强直性脊柱炎
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脊柱韧带骨化,形成特征性竹节样改变。晨僵超过30分钟、夜间痛醒是典型症状。需风湿科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也可能被使用。
预防驼背需建立良好的姿势习惯,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电脑屏幕应平视;每日进行瑜伽、普拉提等伸展运动;青少年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45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骨密度;出现持续背部疼痛或明显体型改变时应尽早就诊脊柱外科或康复科。饮食注意钙和维生素D摄入,推荐牛奶、西蓝花、深海鱼等食物,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加速骨质流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