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不治有什么危害
肛裂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感染、慢性溃疡、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导致肛门失禁。肛裂多由便秘、腹泻或外伤因素引起,表现为排便疼痛、出血等症状。
1、感染
肛裂创面长期暴露于粪便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感染。感染可能扩散至肛周组织,形成肛周脓肿,伴随红肿热痛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手术引流。
2、慢性溃疡
反复撕裂的肛裂创面难以愈合,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溃疡面纤维化后弹性降低,排便时疼痛加剧,出血量增多。可尝试硝酸甘油软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行肛裂切除术。
3、肛门狭窄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肛门括约肌纤维化,肛门管径逐渐缩小。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变细,严重者需定期扩肛或行肛门成形术。早期使用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可能延缓进展。
4、肛瘘形成
深部感染可能穿透肛门括约肌形成异常管道,即肛瘘。典型症状为肛周反复流脓,需通过肛瘘切除术或挂线疗法治疗。术前可短期使用甲硝唑片控制感染。
5、肛门失禁
严重肛裂合并多次手术可能损伤肛门神经肌肉,导致控便能力下降。表现为气体或稀便不自觉溢出,需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极少数需植入人工括约肌。
肛裂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燕麦、火龙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勿过度用力,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15分钟。若出现持续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