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咬后发烧要小心什么
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需警惕虫媒传染病或过敏反应,可能由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或严重过敏反应引起,建议立即就医排查。
蚊虫叮咬后发热可能与虫媒病毒感染有关。登革热表现为突发高热伴头痛、肌肉痛、皮疹,部分患者会出现出血倾向。疟疾以周期性寒战高热为特征,可伴随贫血和脾肿大。乙型脑炎初期有发热头痛,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或抽搐。基孔肯雅热除发热外常伴剧烈关节疼痛和皮疹。严重过敏反应除发热外还会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非感染性发热多因蚊虫唾液蛋白引发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伴低热。但若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8.5度,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婴幼儿、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发热更应重视。伴随呕吐、意识改变、出血倾向或关节剧痛时提示病情危重。
被蚊虫叮咬后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可冷敷缓解瘙痒,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或其他异常症状。外出时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穿浅色长袖衣物,避免在黎明黄昏等蚊虫活跃时段外出。居家安装纱窗纱门,清除积水容器减少蚊虫滋生。如前往疟疾、登革热流行地区,建议提前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出现发热症状后需记录体温变化和伴随症状,就医时详细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