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拔牙后注意事项
小孩子拔牙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疼痛管理、活动限制和观察异常症状。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减少剧烈运动和及时就医复查等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
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或刷牙,以免破坏血凝块导致出血或感染。24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轻漱口,每天3-4次,帮助清洁口腔。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其他牙齿,避免触碰伤口区域。家长需监督孩子不要用舌头或手指触碰伤口,防止继发出血。
2、避免刺激性食物
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可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鸡蛋羹等。3天内避免过硬、过热、辛辣或酸性食物,防止刺激伤口。建议用健侧咀嚼,食物温度不超过40℃。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促进愈合,但需稀释后饮用。
3、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若出现轻度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专用止痛药。禁止将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给孩子服用。冷敷面部15-20分钟/次可缓解肿胀疼痛,但需隔纱布防止冻伤。家长需按说明书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4、减少剧烈运动
术后48小时内避免跑步、跳跃等剧烈活动,防止因血压升高导致伤口出血。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学龄儿童应暂缓体育课1-2天,避免参与对抗性运动。家长需注意看护防止幼儿跌倒碰撞伤口。
5、观察异常症状
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发热超过38.5℃、伤口化脓或面部明显肿胀,应立即就医。多生牙拔除后需关注恒牙萌出情况,乳牙早失可能需佩戴间隙保持器。术后7-10天伤口未愈合或出现异味,需排查干槽症等并发症。家长应记录孩子不适症状发生时间和特点以供医生参考。
拔牙后恢复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1000-1500毫升维持新陈代谢。可适量补充蛋白质粉、乳铁蛋白等营养品促进组织修复,但需避免使用吸管造成负压。2周内避免游泳或泡澡以防感染,饭后及时用儿童含漱液清洁口腔。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颌骨发育情况,对于配合度差的儿童可采用奖励机制鼓励口腔护理行为。若为矫正需要拔牙,需按正畸医生要求佩戴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