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东西就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吃东西就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观察呕吐频率、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喂养不当
喂食过快、过量或姿势不正确可能导致宝宝吐奶。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过量喂养易引发反流。家长需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避免立即平躺。配方奶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大小,防止流速过快。
2、胃肠功能紊乱
受凉或饮食变化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未消化奶块。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暂时性食欲下降。建议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辅食过敏时,呕吐常伴皮疹、腹泻等症状。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原2周。确诊后需严格规避过敏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4、胃食管反流
病理性反流表现为频繁吐奶、哭闹拒食,可能引发体重增长缓慢。需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轻症可通过增稠喂养改善,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促进胃肠蠕动。
5、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呕吐多伴随发热、水样便。需警惕脱水风险,家长可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III。若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静脉补液治疗。
家长应注意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强迫进食。呕吐后禁食1-2小时,随后从米汤等流质开始尝试喂养。记录呕吐物性状、次数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定期监测体重变化,6月龄以上宝宝可尝试添加婴幼儿米粉等低敏辅食,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