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脱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牙齿脱落可能由牙周炎、龋齿、外伤、骨质疏松、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引起。牙齿脱落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困难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脱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牙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牙周炎需定期进行牙周洁治,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西吡氯铵含漱液等药物控制炎症。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牙线辅助清理牙缝。
2、龋齿
龋齿发展到晚期可导致牙体严重缺损,进而引发牙齿脱落,可能与高糖饮食、致龋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体黑褐色改变、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症状。治疗深龋需及时进行充填修复,严重时可选择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日常需减少含糖食物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
3、外伤
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根折断或牙槽骨损伤,进而造成牙齿脱落,常见于运动损伤、意外跌倒等情况。急性外伤需立即就医,部分情况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保留患牙。从事高风险运动时应佩戴防护牙托,避免用牙齿开启瓶盖等硬物。
4、骨质疏松
全身性骨质疏松可导致牙槽骨吸收加速,增加牙齿松动脱落风险,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负重运动促进骨形成。日常需保证每日钙和维生素D摄入量。
5、不良修复体
设计不当的假牙或固定桥可能对邻牙产生过大压力,长期可导致基牙松动脱落。出现修复体不适需及时调整或更换,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修复治疗。佩戴活动义齿者需定期复查,夜间摘除义齿让牙龈充分休息。
预防牙齿脱落需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清洁邻面的口腔护理习惯,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控制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避免吸烟等加重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早期症状时及时就医干预,保留天然牙的治疗价值远高于后期修复。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当增加乳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