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糠疹是什么病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或躯干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色斑块,表面可能有细小鳞屑。该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与皮肤干燥、日晒或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病因与诱因
白色糠疹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干燥、过度清洁、紫外线照射或马拉色菌定植有关。部分患者存在特应性皮炎病史,也可能与维生素缺乏或免疫调节异常相关。该病好发于春季和夏季,可能与日晒后皮肤色素分布不均有关。
2、典型症状
皮损初起为淡红色斑片,逐渐变为色素减退性白斑,直径1-4厘米不等,边界模糊。表面覆盖细薄糠秕状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瘙痒。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颊部,也可出现在颈部、上臂和躯干,多呈对称分布。
3、诊断方法
通过伍德灯检查可见病变区域呈暗淡白光,与白癜风亮白色荧光不同。皮肤镜观察可见轻度鳞屑和血管扩张,必要时可进行真菌镜检排除花斑癣。需与白癜风、花斑癣、炎症后色素减退等疾病进行鉴别。
4、治疗措施
轻症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外用保湿剂如尿素软膏改善皮肤干燥。伴有炎症时可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合并真菌感染时可用酮康唑洗剂。严重者可尝试308nm准分子光治疗,但需注意防晒以避免色素沉着异常。
5、预后与护理
本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在数月到数年内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外出时应做好物理防晒。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
白色糠疹患者应注意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避免搔抓患处,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若皮损持续扩大或伴有明显不适,建议到皮肤科就诊排除其他皮肤疾病。平时可通过戴宽檐帽、使用防晒霜等方式减少紫外线刺激,有助于皮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