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月经的药有什么
推迟月经的药物主要有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炔诺酮片、左炔诺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黄体酮胶囊
黄体酮胶囊属于孕激素类药物,主要成分为黄体酮,能够通过调节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变化来推迟月经。该药物适用于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月经紊乱,也可用于辅助生育技术中的黄体支持。使用后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2、地屈孕酮片
地屈孕酮片是一种口服孕激素,具有选择性孕激素受体激动作用,可抑制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延迟月经。常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合用。
3、炔诺酮片
炔诺酮片是19-去甲睾酮衍生物,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延缓月经来潮。该药还可用于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长期使用需注意血栓风险。
4、左炔诺孕酮片
左炔诺孕酮片为强效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形态达到推迟月经目的。该药也常用于紧急避孕,但不宜作为常规避孕方法使用。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头痛等副作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5、醋酸甲羟孕酮片
醋酸甲羟孕酮片是长效合成孕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延缓子宫内膜脱落。除调节月经周期外,还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疾病。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丢失,需定期进行骨密度监测。
使用药物推迟月经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用药前需排除妊娠可能,并评估是否存在药物禁忌证。用药期间应定期复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均衡饮食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若出现严重头痛、视觉障碍、胸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