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腕子肿怎么回事
脚腕子肿可能由长时间站立、外伤、静脉回流障碍、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抬高患肢、冷热敷、药物治疗、穿戴弹力袜、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脚腕部位引发肿胀。这种情况多见于教师、售货员等职业人群。建议每隔1-2小时坐下休息,适当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睡觉时可垫高下肢帮助消肿。
2、外伤
脚踝扭伤、骨折等外伤会导致局部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可能伴随疼痛、淤血等症状。急性期可采用RICE原则处理:休息制动、冰敷消肿、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严重外伤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可能。
3、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疾病会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脚腕持续性肿胀。可能伴有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症状。可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症状,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或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4、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会导致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引起双下肢对称性水肿。可能伴随泡沫尿、夜尿增多等症状。需完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5、心脏疾病
右心功能不全时静脉回流受阻,可表现为脚腕水肿并逐渐向上发展。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需完善心脏超声检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等强心药物,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局部压迫。若肿胀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定期监测血压、尿量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