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窦炎的治疗和饮食
糜烂性胃窦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主要治疗方法有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饮食需避免刺激性食物并少食多餐。
1、抑酸药物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能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损伤。兰索拉唑片适用于伴有反酸症状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需注意可能出现头痛或腹泻等不良反应,须遵医嘱调整剂量。
2、胃黏膜保护剂
枸橼酸铋钾颗粒、硫糖铝混悬凝胶可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促进糜烂面修复。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需与消化道出血鉴别。
3、抗生素治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常与抑酸药联用。甲硝唑片可能引起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
4、饮食原则
选择小米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辣椒、浓茶等刺激性饮食。蒸鱼、炖蛋可提供优质蛋白。每日进食5-6次,单次食量不超过200克。
5、生活管理
保持规律作息,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戒烟限酒,减少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饭后立即运动。
糜烂性胃窦炎患者日常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胃部不适,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建议记录饮食日志以识别个体敏感食物,若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胃镜复查有助于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合并焦虑情绪者可尝试正念饮食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