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出血是怎么回事
眼里出血可能由结膜下出血、外伤性眼出血、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结膜下出血
结膜下出血通常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片状鲜红色淤血,多因咳嗽、揉眼等轻微外力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患者可能伴有眼部异物感但无视力下降。急性期可采用冷敷收缩血管,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一般无须特殊用药,2周内可自行消退。
2、外伤性眼出血
眼部受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前房积血或玻璃体积血,常见于运动损伤或意外伤害。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疼痛等症状。需立即避免揉眼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开具氨甲环酸片止血,严重时需行前房冲洗术清除积血。
3、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动脉硬化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火焰状出血斑。患者多伴有头晕、视物变形。需严格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配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晚期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瘤破裂,出血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于眼底。患者常主诉飞蚊症或视物遮挡。需强化血糖管理,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必要时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增生,增殖期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因凝血功能障碍引发自发性眼出血,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需完善血常规检查,针对原发病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输注血小板悬液改善凝血,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再次出血。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揉眼或剧烈运动碰撞眼部,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出现眼出血时保持仰卧位休息,48小时内冷敷患处,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若出血持续扩大、视力骤降或伴随头痛呕吐,须立即就医排查颅内出血等危重情况。长期反复出血者建议进行眼底血管造影等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