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肘脱臼后怎么恢复
胳膊肘脱臼后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胳膊肘脱臼通常由外伤、关节松弛、运动损伤、先天发育异常、病理性脱位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急性脱臼后需立即就医,由医生通过牵引屈肘法或推挤法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时可能伴随关节弹响感,复位成功后疼痛明显减轻。禁止自行复位以免加重损伤,复位后需拍摄X线确认关节对位情况。
2、固定制动
复位后需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2-3周。固定期间避免提重物及旋转前臂,保持肩腕关节适度活动防止僵硬。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发现石膏过紧应及时调整。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严重肿胀时可短期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循环。禁止自行服用活血类药物,关节腔积血明显者需穿刺抽吸。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被动-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用健侧辅助屈伸练习,后期采用握力球、弹力带等工具强化前臂肌群。训练中出现明显疼痛需暂停并冰敷,每周增加活动范围不超过10度。
5、手术治疗
反复脱位或合并骨折时需行关节囊修补术、韧带重建术等,术后需持续佩戴铰链式支具6-8周。手术可能与关节周围钙化、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有关,表现为活动受限伴局部硬结。
恢复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豆制品。固定期可进行握拳、耸肩等等长收缩训练,解除固定后每周游泳2-3次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若6周后仍有关节僵硬或无力,需复查核磁评估韧带愈合情况。儿童患者家长应避免牵拉患肢,选择宽松衣物便于穿脱。




